陕西大荔模式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信息化催生“大荔模式”

信息化催生“大荔模式”

发布时间:2013/6/4 16:15:34点击率:1367
  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。如何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,巩固信息入村工程成果并深化应用,提高信息化服务“三农”的水平,无疑是各级政府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。
  大荔县是我市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,全县26个乡镇,415个行政村,耕地150多万亩,人口75万。近年来,大荔县不断探索信息化服务“三农”模式,加政府引导,并积推动“政府+企业+专家+农户”的市场化运作,信息化支撑的农资农技双向服务,农资农副双向流通,农业科技双向推动的新型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,取得了可喜的成果,被省级有关部门和国内主流媒体喻为“大荔模式”,为我们深化农村信息服务和推广“白河模式”提供了样板。
  一、“大荔模式”的背景和内涵
  随着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,农业信息技术正逐步走进农村的每一个域,成为提高农业实力和农村经济水平的重要内容。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工作,先后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见》、《“十一五”时期农业信息体系建设规划》、《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》等纲性文件,全面部署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。近年来,我市农业信息化工作在省市导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导下,实施了农村“信息入村”工程,全市共建成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3326个,农村信息基础设施、服务体系、网络延伸、服务形式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,以信息服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服务网络逐渐完善,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。
  大荔县在探索解决农业信息服务“后一公里”的实践中,因地制宜,以信息技术为主导,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,建设网络化、标准化、系统化的农资农技通道,依托荔民连锁公司经营模式,以“整合+服务+创新”为主题,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农业服务的各个环节中,通过信息化让农民了解市场,减少中间环节,增加农民收入,多方式、多途径、多终端地为农民提供方便有效的信息服务,帮助农民像城里人一样享受网络经济带来的好处。在传统农资产品流通中,降低了农民生产成本20%;在农业商品流通中,通过信息网络让“小农户”进入到“大市场”;通过缩小城乡信息差距,统筹城乡发展,解决了信息不灵,缩小“数字鸿沟”,对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,推广农业科技、调整农业结构、开拓农产品市场、提高农民素质,促进农业发展、农民增收和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果,为我们解决农业信息服务“初一公里”和“后一公里”问题探索了路子,具有较的示范作用。

相关链接

最新资讯

更多>>

荣誉资质

更多>>
    信息正在更新中...
陕西大荔模式 © 版权所有
betway公司  提供云服务技术支持    [管理入口]    邮政编码:714000